一些评不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还是因为指标限制?

提到职称,就是教师心头的痛。 有很多老师知道自己评不上高级职称,所以对职称也不抱希望,每天都是 凭自己良心在教书 ,学校领导拿他们也没办法。那些评不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还是因为指标限制呢?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我认为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可能与以下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教育教学业绩不理想。

有的老师思想陈旧,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知识结构单一,教育教学 *** 不当,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的职称评定,教育教学业绩所占的分值比例很大,有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业绩上吃了大亏,而现在评高级职称是根据近五年的年度考核业绩来评比,如果其中一年的年度考核分较低,就会影响高级职称的评定,更不要说教育教学业绩平平的老师,要想评高级职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目前的一个现象是,老师对高级自身也感到失望,也没有把心思放在评职称上。

二、没有准备评职称的相关材料。

我了解到,有的老师根本没有评高级职称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没有机会,于是也没有去准备高级职称所需要的评审材料。有的老师差的材料还较多,有些证明材料并不是等到名额下来后就能够立即准备好的。比如 课题研究、优秀证书、公开课获奖情况、论文等 。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就是有名额也只能放弃。我们学校,在有一年的高级职称评定过程中,那年有五个名额,年度考核分排在第三的一位老师由于 差课题研究证明 ,想临时抱佛脚也是不可能的事,这位老师与高级职称擦肩而过,非常遗憾的看着别人评职称。正是印证了那句话, 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三、受指标限制也是一个因素。

目前,学校高级职称指标数是根据学校全体教师的总数的百分比进行确定。一般由市区人事局对教师职称进行核编,原则上实行差额替补法。以初级中学为例,初级职称占28%,中级职称占50%,高级职称占20%,正高级职称占2%,从这个比例结构来看,高级职称的指标可以稍微放大,同时减少中级或初级职称的比例。也可以让某些教师以特殊的方式评高级职称,而不占学校指标。中西部地区,有的乡村教师在评高级职称时,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可以说是到年限就评,不受职称指标和条件的限制。如宁夏教育厅针对农村学校评职称的政策就是这样的。

结束语

评高级职称的目的是让有能力的教师继续发光发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而不是评上高级职称后就坐享其成、偷奸耍滑,而有的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就想离开教育教学岗位,去从事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工作,这样的高级职称已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题主在提这个高级职称评选问题的时候,你用两个选项入题,实际上很容易让答题者陷入逻辑陷井,这可不是单选题,也不是多选题,还有更多因素在影响着高级职称评选呢。只是有些时候,大家都只可意会,也能私下言传罢了。

高级职称名额有限,这是铁的事实,有了名额限制,必然会有一部分老师无法评选上。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高级职称很难评的表象,但是要问到底有没有比例?是否有数量限制?答题是肯定的,下面请看《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就2018年度全国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作出安排部署,并公布2018年度各省(区、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指标数,共计3604个。从这个数量来看,分配到各省会有多少呢?

如此说来,如果从各省分配到各市县镇,恐怕就真是寥寥无几了,物以稀为贵,难怪评选正高级职称非常难。

高级职称评选在关系因素上,明显会成为很大的制约因素,因为关系问题永远存在于潜规则之中。

中国是人际关系 社会 ,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尽管人社和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必须要在评选正高级职称时,要采取公开透明原则。但是即便都放在面上操作,谁来最终决定哪一位老师能评选上?肯定不会是广大教师自己去投票表决,而是有专门的评选机构。再者说从下往上层层选拔推荐时,便已经开始有关系在私下运用和涌动了。由此,对于那些本来有能力的教师,恐怕也会败在这不懂关系的漩涡之中,最后一年又一年在那漩涡中起起伏伏,但就是不了岸。

如今评选高级职称的条件虽然都放在明面上,但是大家都靠诚实本份去满足这些评选条件的吗?有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有些东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有一位在基层多年的老教师诉苦道:“俺就是因为没有所谓的岗位,评上了10年都没有聘上,反而人家后面有很多见风使舵的人都各自找到其他有岗学校聘上,这是一般的老师有的资源吗?我能知道哪个学校有高级职称空岗吗?”

还有一位老师说道:“我们这评上的大多喜欢钻营爱占便宜分毫不让的人,真的讲大局干活的基本没有”

从这些诉苦的话中,我们不能说是在发牢骚,而是讲的实情。因为正高级职称成了稀缺资源,再加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倒是让那些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在基层的教师吃了亏。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掌握走关系的技巧去打通评选高级职称的关卡。

不可否认,确实有很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具备评选正高级职称的能力。同理,拿到正高级职称的人中也有能力不高的。

职称评选在设计时,采用的是金字塔原理,越往上比例越小。其实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能力突出者优先,如果你是一个能理性看待能力的老师,远且不说,仅环顾你的周围,你就能看到有很多能力平平的人竟然拿到了高级职称,同时也有很多能力确实不济的人根本就不具备评选正高职称的能力。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能力平平,有的人就通过各种操作拿到了高级职称,而有的人拿不到,你说这不能引起矛盾与纷争吗?我们都知道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凡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在竞争中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这才使有些人靠的不是学术能力,不是专业能力,而是社交能力。而这已经远远背离了高级职称评选的设计初衷了。

“三味"于2017年首次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即获成功,我的“获奖感言"是:

“ 不是我比别人更优秀,而是我比别人更幸运! ”

当年同我一起申报高级职称的同校同事,有几位被刷了下来!接着,2018年他们又继续申报,还是被刷下了。这个炎热的暑假,2019年职称评审工作头热进行中,申报职称的老师数量史无前例地猛增。可是,我意外地发现,我当年的那几位同伴中的一位,今年却放弃了申报……

我问她原因,她说: 也许实力真的不够吧 。

说实话,她教学能力不差,算得上学校一名骨干和优秀老师。我曾看过她的申报材料,教学成绩奖很多,但唯一不足是缺乏省市级奖项。“三味"分管过10多年的学校教务工作,深知:

在我们乡村学校,要获取一个省市级荣誉真的很难!其难,不是因为老师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争取一个获取省市奖项的机会太难 !

比如:每年省市级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比赛的次数本来就很少,分给各县的参赛名额就少之又少(通常全县才1、2个),到我们乡村学校,基本上连通知都见不到了。

一年一度一次职称评审机会,谁都想把握,想试试,想评上。从全县范围看,每年有人如愿以尝,也有人落个“石沉大海”。对这个评审结局最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 评上的是有能力者,没评上是能力不足者 。

之前,在职称评审上有个重大制约因素,即 指标有限 。近些年,不可否认,在指标上有所放宽。特别是对于我们乡村教师而言,只要达到一定年限的乡村教师教龄(如我们广西,以前规定达20年,2019年已放宽到中级5年,高级10年), 可不受岗位指标限制,可直接评聘 。

那么,如此优待条件下,依然评不上职称的乡村教师,是否真的就是“能力不足"的原因呢?

“ 三味”认为并不完全是“能力不足"的原因,“不受指标限制”,只要仍受“评审条件”限制,实质上与“受指标限制”没多大区别 。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申报及聘任不限指标,愿申报的可自由申报,申报通过的,也可“即评即聘”,但如果你条件不够不达标,即使申报了也不给予通过。

这样问题就来了:一个笼统含糊的“够条件",究竟是什么具体条件并不明确,真正不够资格不够业绩条件的没评上,还想得通;可有些条件不错甚至很好的老师,也没评上(如上文所提到的那位女老师), 这与限制指标没本质区别 。

比如:2018年某校近几位以乡村教师名义申报高级职称的老师,无一人获通过,这与以前限制指称的情况,又有何区别呢?

“三味”意见:

对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来说,若要真正体现“不受岗位指标限制”这项优待,就必须对“评审条件"有一个更具体更透明的规定。老师在工作上更有奋斗的目标性,即使评不上也毫无怨言,自认自己能力确实不够 。

网友们认为如何?

我的切身体会,主要因素是指标限制,比如我们学校140多名教师,按人事部门的要求:高级、中级、初级教师的比例为20%,45%,35%。高级教师人数不超过30人,每年分配给学校的高级教师晋级指标也就是1-3个,而每年基本条件够评高级的教师多达20-30人,10:1的比例竞争何其激烈,如果没有指标限制,大多数中级教师的条件都够晋升的条件。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不在乎,不关心,看不到希望心灰意冷的老师。

我们这里参评高级教师所需要的的硬件:教师资格证,毕业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男55以上女50以上不做要求,小学各科和中学语文要求二级甲等),继续教育学时,年度考核两个优秀(任一级教师以来),市级表彰一次(可抵一次优秀),市级及以上有效课堂展评获奖一次,有sci标志的教学论文一篇。这些硬件中没有多少难以达到的,一般比较开明的学校领导在教师有条件参评的时候,多数指标都会开绿灯。题主所谓的能力,无非就是这些硬件,这些硬件都不难达到。

但是高级教师在学校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超过了就不会再给学校分配名额,而是采取替补的方式:也就是退休或调走一个,就增补一个,这样如果一个500教师的学校,高级名额就50人,50人中如果现有的高级教师已经占了45人,那么就只剩下了5个名额,虽然剩了5个名额,但是教育局和人社局并不会给你分配5个,充其量分3个名额,而实际上满足硬件条件的起码不下50人,所以每年竞争都非常激烈。往往会为了争名额而

斯文扫地。

由此可见,评不上高级教师,能力不是主要原因,指标限制才是主因。

这样给你说吧,一个学校能够满足评高级教师所需的条件,应该能够达到30%左右,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学校不到10%的人员评高级职称,这是什么原因?肯定主要原因是名额限制,不是他们条件不够、也不是不够优秀。

而这少量的名额要满足各类城市人员的需求,特别是有些人员的优先,这个你懂得。

我曾经听一个同学讲过他们单位上的事情。按道理他们那年也应该有很多老师能够满足评审高级教师的条件,但是那一年他们的领导层最终决定那一年的一个名额暂时不用。我同学可能和我一样,在单位上很多事情想的比较简单,不明白什么原因,有名额为什么不用呢?后来我问一下其他老师,他们告诉我,这个名额是有数量限制的,如果这一个名额用了,以后其他老师或者某个人要评高级教师的话,必须有高级教师调走或者有高级教师退休等等才会有新的名额,如果这个学校某一年放弃使用某一个名额,那说明他绝对是把这个名额留给某一个人的,只是目前那个人的条件可能不适合,正在准备当中………或者可以说这个名额实际上是被某人预定了。

这里面的东西太复杂,有些方面确实搞不懂,但是我的理解,职称是什么,职称就是对老师的一种认可,如果老师符合当年所评选职称所需要的资料条件都能满足,为什么不能评呢?即使全校都是高级教师,有何不可能呢?你觉得呢?

曾经,很多人晋升为中小学一级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因为高级职称指标少,难度大。平时晋级条件的积累也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哪个荣誉证的获得总要费些“周折”的。经过努力,条件攒够了,还需要和同单位、同区的人对比,各类证件的总积分排不到前面,也别想占指标。

不过,近几年高级职称指标多了,很多人又发现自己条件不够,又看到了曙光,重新开始创造条件了。我相信再过几年,符合条件的人多了,竞争又开始激烈了。

仅以高校而言,老师之所以评不上高级职称,大致是几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之一方面:指标限制。比如仅以我们学校而言,副高以上职称名额每年学院名额仅有2名。对于一些部属院校,现在副高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学校,这使得副高名额的限制有所放松,一些高等院校,只要够了副高评聘条件,就可以上职称。正高名额则不然,要有平衡取舍。职称名额除了要受到校指标限制,还要受学科实力限制。比如小学院和大学院,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之间也有指标分配差额。

第二方面:自身能力问题。评副高以上职称,学校都会规定评聘门槛,从论文,到项目,再到教学等,都有条件门槛,满足不了这些基本条件,职称的门槛是迈不过去的。依我的观察,仅以高校为例,绝大部分高校在基本条件门槛上,其实规定的并不高。因此,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满足基本条件,这就导致评职称的时候,满足基本条件远远不够,还要横向比较,要比其他高聘申请者“硬核”很多才能顺利晋升。如果跟其他申请者实力旗鼓相当,那人际关系 社会 资源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就会凸现出来,这即所谓的“灰色地带”。

第三方面:职称评审的灰色地带现在多不多?我个人的观点是:仅以高校为例,灰色地带有一些,但不是主导。现在很多学校职称聘评都得公示,连带公示所有的评聘材料,这意味着,职称晋升结果必须要足够经得起检验。另外,在高校,职称评聘的灰色地带远不是给评审老师送钱送物这么简单,而更多是其他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年龄因素(打苦情牌,年龄大了一直评不上),排队现象(评聘多次,先报的人比后报的人有优势),学科地位等。

因此,在高校,评聘职称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并非一种因素主导。

以上,供参考。

我是老师很了解教师高级职称问题。

1.只有初级职称没有指标限制。

根据教师本人学历,工作一定年数之后,申报初级职称,没有指标限制。

2.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都有指标限制。

教师职称制度实行好多年了,我们这边真正落实是2011年开始,职级细化,由于是最初开始,人社局根据学校教师总数,指标按比例分下来。

这些评上中级职称高级职称都教师,如果不退休或不出意外,学校就没有指标。 也就是说学习高级教师职称和中级教师职称是固定的,有空缺就补充。

3.高级教师职称指标有限,竞争激烈。

像我们一个5万人口的乡镇,去年中学有一个高级教师的指标,而2020年中小学一个指标都没有。

所以有了一个高级职称指标,现在操作比较透明化了(以前不是),学校会根据评审方案一项项给老师打分,即使十个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来那个学校工作,由于只有一个指标,也只有一个人评上高级职称。

当然一般是优秀者更先晋升,哪些差不多,或者事业心和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只是论文或者公开课弱一点往往没有机会,是不是寒了他们的心呢!

4.评上高级职称不一定工资挂钩。

我校有一个教师高级职称评了四年没有工作挂钩。

工资挂钩也需要以前高级教师退休,学校有了空余指标才给你挂钩。2018年增加了一些指标,很多老师职称才与工资挂钩。

写在最后。

评上高级教师意味着工资多几百元钱,也有荣誉了,人人都想成为高级教师,可指标少怎么办?

要么是废除职称制度,或者弱化职称工资;要么是增加高级职称指标,让符合条件的教师晋级,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实际上,我国职称评定是一笔糊涂账。你的职称是什么,如果说它是一个人的能力,业务水平,贡献,业绩的反映。那么职称就不应该有什么指标限制。谁的能力水平达到要求,谁的业绩,贡献,工作满足所规定的量。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职称。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职称只是设立的岗位,那当然,就有名额啦。对一定规模的学校,就有相应的一定量的岗位。对于竞聘上岗,就是矬子里拔大个。好坏都得有一个人去这个岗位上工作。现在,有人,包括主管部门,能说得清楚,什么是职称,它是如何评定出来的,为什么又有一定的名额指标限制吗?没有人能说的清的,所以它就是一笔糊度帐。

[广西]广西职称不受岗位限制,广西区职称

广西城市高级职称是有空岗才能报

是的。

1、所在单位必须有空岗,才能按岗位组织具有职称未聘人员和不具有职称但符合职称申报条件的人员共同竞聘,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由单位直接聘用;

2、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参加职称评审、职称确认或职称考试。获得职称的,由单位聘用到相应岗位。也就是说,现在执行的是评聘合一的职称政策。

申报职称中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怎样理解?

就是条件够了就能报,有些地方是有岗位限制的,就是条件够了也得看有没有名额,能不能轮到。

其他要求

1.参评人网上填报完成后,请根据日程安排的时间携带成果原件到职称办进行审核(原件核对后当场返回)。

2.职称评审过程中,教学成果以教务处或研究生院认定的结果为准,科研成果以科研处认定结果为准,博士后基金以研究生院认定的结果为准,其他系列业绩材料由人事编制所在单位认定。

扩展资料:

报送书面申报材料和要求

(1)递交材料袋要求

公司日常使用的牛皮纸档案袋,档案袋正面贴A4纸,纸上打印信息:申报职称级别(中级/高级)、申报人姓名、工作单位(实际工作单位)、申报专业、申报人手机号码。

(2)材料内容要求

中级、副高级职称评审材料要求装订成两个分册及部分不需装订材料,之一分册为各类证明材料,第二分册为任现职以来反映本人工作业绩、技术水平的有关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职称评审

30年教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要如何解释?

重大举措:职评门槛因30年教龄取消。老教师有希望了!

去年秋季学期,我知道的一个乡镇,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有300多人,按照岗位比例计算,只有5个中级职称名额。而够资格晋中级的教师有60多人,有20多个人参与竞聘,其余的40多人放弃了机会。

这40多人为什么主动放弃竞聘资格呢?后来我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基本上都是30年教龄左右的老教师。

其中的一个教师讲:“我们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材料可以拿出来和那些人比。最多就是听课本、备课本和学校的出勤表。整天只知道上课,上课,教学生,批改作业。每年一次的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全校的教师都在盯着呢,给谁不给谁。我都是让给其他人,从来不给别人争。什么都没有,怎么和别人比?除了教龄长之外,什么都不行!抽测吧,我们教学点的孩子少,成绩好的都去好学校学习了,哪里获奖去?”

就这样,一次次的机会错过,一年年的希望失去。

我问他需要的材料有哪些?怎么比较的?他好像非常熟悉,慢慢地一个一个地罗列出来。能够算分的有:

1.工作年限。一年1分。

2.上年度教学计划。完整的教学计划共计10分。

3.听课本。一学年共计30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5节。满足条件得15分,少一节扣0.5分。

4.上年度不少于40次教科研研讨记录。满分20分。

5.考勤记录。全勤20分,一次缺勤扣0.5分。

6.学科抽测奖。全镇一次获奖之一名10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4分,第五名2分。

7.各级奖状。包括优秀、先进、论文、示范课、公开课、骨干教师等等,一件4分。市级的一个6分,省级的一个10分,国家级的一个20分。

特别是最后两个条件,一直以来都是醉心于课堂教学的老教师基本上就没有,而能取得这些条件的教师,都是不简单的。

看到了吧,几十个教师竞聘5个中级职称名额,竞争力是非常大的。 乡镇中心校这一关不是那么好通过的。

不过,现在好了,不要再比较了, 只要你教龄达到30年,就不要参与乡镇竞聘资格的审查了,直接准备晋级材料,参与更高一级的职称评聘就行了。

让工作年限达到30年的老教师直接晋级,不再受岗位比例限制,这种举措真的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这样,老教师们就有晋级的希望了。好事情!值得推广!

(一家之说,仅作参考。)

这个说法来自山东省近期印发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份文件,文件里涉及到教师职称的文字是这样的:

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举措,对于山东的乡村教师,可以说是大利好,山东这样做了,其他省份一定也会借鉴的。

但是,不少人不以为然,其实是没有看懂。“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这句话不知道是多少教师期盼已久的。有一位老师,自己从45岁时,就具备了副高申报条件,一直到退休,学校也没有岗位,最后还是从中级岗位上退下来。另一地区的老师,评上副高职称,但是学校中级岗位满了,一直等到退休,也没等到岗位,遗憾地从中级岗位上退休了,可以说是抱恨终生了。

山东这个政策出台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在乡村中小学任教的老师,教龄10年以上、20年以上、30年以上,不受单位岗位比例限制了,也就是说,符合申报条件的,直接申报,不管单位是否岗位是否已满。如果通过评审,有了中级、副高、高级教师资格,单位直接聘用,哪怕原先这些岗位已经满了,也不影响聘用,工资也就随之调整上去了。

以往,只要单位岗位满了,没有岗位了,下面的教师只能等,等有调出了、自然减员了,腾出岗位才能申报评审,才能聘用。这对乡村教师的利好真的够大的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的教龄已满30年,那么,你在晋升高级教师职称时,可不受本单位高级职称结构比例的限制。

举例来说,你所在单位共有教职工100人,按照以前教师职称结构比例的相关规定,高级教师岗位只有15个,如果这15个岗位已满员,那么,下面的中级职称教师即便再优秀,也不能晋升高级职称。而要晋升高级职称,就只能等那15个高级教师岗位出现空缺(高级教师退休或外调)后再按照空缺岗位数进行递补。

多年以来,由于受职称结构比例的限制,许多学校每年能得到的晋升高级职称的指标太少,有些学校甚至连续几年都得不到一个指标,这直接导致了大批的中级职称教师晋升高级无望,从而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正是为了缓解上述矛盾,有关部门最新出台了“三十年教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可不受职称结构比例限制”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30年教龄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虽不受职称结构比例的限制,但仍需具备职称评审相关文件中所规定的晋升高级职称的各项基本条件和业绩条件,否则,还是晋不了高级职称。并不是说一个教师只要教龄满30年就可以无条件晋升高级职称。

实际上,要解决教师高级职称晋升难的问题,只出台30年教龄教师晋高级不受职称结构比例限制的规定还不够(因为这一规定只针对教龄满30年的老教师,惠及面不广),还应该扩大教师职称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的占比,让更多年富力强、有才华、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得到及时的晋升,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教师高级职称晋升难问题。

当前,全国各地市在职称制度的改革上,对于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评审,都相继作出了一些优待性政策,特别是 对具备较长乡村教师教龄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可以不受岗位数量的限制。

“三味”2017年评的高级(副高),正是受惠于这项优待政策。

直到2017年,终于等来了一个特大喜讯: 20年以上乡村教师教龄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可以不受单位岗位数量的限制 。最终如愿以偿。

那么,对于这项优待政策,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呢?

一、在以这项条件参评时,上面将严格把握以下几个关键条件进行审核 :

1、所谓“乡村教师”,仅指在县城以外的乡镇学校。

2、申报职称时,依然在乡镇学校任教。否则,以前的乡村教师教龄再长,不得以该项条件参评。

3、如实计算乡村教师教龄,必须满20年及以上。

二、20年以上乡村教师教龄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可以不受单位岗位数量的限制,并不是“无条件直接晋升”。

在学校没有职称空岗数的情况下,20年以上乡村教师教龄的教师,可以不受岗位数限制,也不占单位原岗位数,既可以参评,也可以受聘。

但是,如果参评者不达拟评职称的基本条件,没有足够的业绩荣誉,也是评不上的。

2017年,“三味”所在学校,共有3名教师以“20年乡村教师”条件申报,仅“三味”1人评上;2018年又有3名教师以“20年乡村教师”条件申报,前几天市里已公布评审结果,竟然无1人评上。主要原因应是教学业绩条件在档次级别及数量上还有差距。

近来,网上有传言:30年乡村教师教龄的教师,可以直接晋升高级。各地市政策不一,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各地的职称评审政策,将有越来越多的优待政策,来优待乡村教师和一线教师 。

敬请各位教师网友耐心期待!

30年的教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这句话在2018年山东省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是有体现的,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国的公立学校是属于事业单位的,在编教师都是事业编制人员。事业单位分为三类岗位,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教师正常都是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其中1到7级为高级岗位,工资水平和公务员处级领导差不多,8到10级为中级岗位,工资水平和公务员科级领导差不多,11到13级为初级岗位,工资水平和公务员普通科员差不多。 想要聘用到相应级别的岗位就需要相应级别的职称,只有聘用到相应岗位才能享受到相应待遇,这也是为什么教师们都努力争取更高的职称 。

但是,我国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实行“评聘结合”的职称政策, 想要参加职称评审必须单位有相应的职数 。而我国对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比例是有控制的,全国的总体控制比例为1:3:6,也就是10个专业技术岗位中,只有1个高级岗位职数,3个中级岗位职数。虽然具体各个单位的比例不同,但是总体上高级和中级岗位都不多。

所以很多学校的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却因为职数限制迟迟无法评上高级或中级职称,工资待遇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并且看不到希望。总的来说,职称的评聘消耗了教师太多的精力,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教学,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山东省下发的实施意见中,就在局部上打破了这个限制 。对于乡村的中小学教师,只要从事教学工作十年,就可以参加中级职称的评审,工作二十年就可以参加副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三十年就可以参加正高级职称的评审,不再受到单位职数的限制, 对于教师来说,只要努力工作那么迟早都能够评上职称,而不在需要为职称勾心斗角了 。同时,这个政策只针对乡村教师,也是为了帮助乡村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因此,这个举措不论是在教师群体还是在群众中,都是得到肯定的。

而对于其他事业单位的人员,我们希望未来国家也能出台类似的政策,畅通他们的上升通道!

“乡村一线教师教龄满10年可以评聘中称职称,教龄满20年可以直接评聘副高职称,教龄满30年可以直接评聘正高职称,不受岗位职称结构比例限制。”这一对长期奋战在乡村中小学一线教学岗位的职称优待政策,已经开始在山东、湖北、辽宁、黑龙江、宁夏、福建等六省试点,广西、甘肃等经济欠发达省份也有例似的政策执行。解读这一优待政策,有以下三点:

1、必须是乡村教师。 这项政策所指的乡村教师,是指县区城镇以外的中小学校在职在编的公办教师,甚至虽然在乡镇工作,但其学校所处的位置是城郊,也会有划定范围,距离城镇多少公里以内的学校不会算做乡村学校。乡村一线教龄,必须是连续在乡村一线教学岗位工作的年限,如果中间调任城镇学校教学,要重新起算。

2、直接评聘职称。 不管以前是初级职称,还是中级职称,甚至没有职称,只要满足乡村一线教学时间要求,可以直接评聘对应的职称。也就是说,只要在乡村一线教学岗位工作满30年,哪怕以前是初级职称,也可以直接评定为正高职称。

3、不受岗位职称构成比例限制。 技术岗位的初、中、高职称,是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按比例核定各级职称数量。而满足条件的乡村一线教师,评定职称时不受这个比例限制,满足哪个条件,就评定哪个级别的职称,教龄20年评定副高职称,哪怕该学校没有副高名额。而且是评了就可以聘,就可以享受相关待遇,也不受评聘分开的影响,出现评了聘不上,不能享受工资福利待遇的问题。

目前这一政策只在部分省份的部分地区试行,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广到全国的中小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也希望这种优待政策,会向基层卫生医疗等行业推广。

——具有30年教龄的老年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可以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晋级高级教师职称,这是国家对长期在乡村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年教师的偏爱,也是教师长期奋斗在更低层,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教师的辛苦付出的一种回报。

——送甜要送到心 里,送福要送到家里。这就是说职称要和工资

挂钩,不能分离。有的老年教师,虽然晋升到高级教师,但是,直到退休,也没有拿到相应的职称工资。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最后一场职称工资的争夺战中,你的实力不够,底气不足。在这一场“战争”中,不但要比你的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还要比你的教学成绩,还有获奖证书,职务等,能比的让你心 服口服。如果你有省,市的荣誉证书,那就一路绿灯,直接数钱 吧!这是不限制中的限制,倾斜中的倾斜。职称是不值钱 的,值钱 的是职称工资。头十年地,就有的地区实行这种晋升 *** 。

——教师的工作既光荣又辛苦,尤其是老,少、边、穷的乡村老年教师。但愿国家恩惠的阳光,遍布城乡,照耀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句话的解释是非常明显,也是非常明白的。各个地方在制定政策时,表述虽然有不同,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副高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不受单位岗位数量限制参加职称评审”等,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一、不管有没有职数,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申报职称评审

现在实行的中小学职称评聘是用职数限制的,比如说单位有100名教师,副高职称比例是8%的话,就只有8个副高职称的职数。只要有8个人聘用在这些副高岗位上,没有空缺的岗位,你就是水平再高,年限再长,都是不能再评审副高职称了的。

现在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就是说即使单位的8个副高职称岗位全部聘满了,你满足了那样的条件,就不管有没有空缺的岗位,就可以参加副高职称的评审了。实质上,等于将原来的职数从8个增加到了9个。如果有两个人都满足那样的条件,也可以一样参加评审,也就是将职数从原来的8个增加到了10个。不过,这个增加的职数只有这两个满足条件的人能用,其他的人是不能用的。

二、只是可以参加评审,评审的标准并没有降低

这句话的表述是:“申报.........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不受单位岗位数量限制参加职称评审”。就是说,满足了条件可以申报,可以参加评审,并没有说满足了一定条件就可以评定为副高职称或其他职称。评不评得上,还是要看你的情况的,还要看你的申报材料。如果论文、优质课等情况满足不了评审要求的话,要评上也是较难的。评不上,也就聘任不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了。

三、具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教师,可以从这一政策中受益

这一政策对具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教师是有利的。按原来的规定,受单位岗位职数的限制,他们连参加评审的资格也没有,这是不公平的。这一规定对在乡村从教时间长的教师也是一种激励。现在,这一政策给了他们机会,可以参加评审了。只要他们的能力和水平达到要求,就可能获得相应的职称,就可以不管有没有岗位指标,都可以获得晋升,获得工资的增加,这也是对这些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认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这一政策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这一规定没有降低评审标准,这就是说,教师在工作中还是要注重能力和水平,该写论文时写论文,该要争取优质课时要尽力争取,尽量有能够展现自己的能力水平的材料,在有机会时自己才能评审得上。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以更大的善意和更大的快乐来看一些文件,但实际上目前在全国各个省出现了一些职称评审的文件时候,我们都过度的开心了,实际上结果远远不是这样。

比如说山东省出台的这个文件,年满十年申报中级,年满20年申报副高级,年满30年申报正高级能看清楚了吗?这里面有两个字特别重要申报。

就这两个字,实际上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一带而过,而不考虑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这博大精深的背后其实就是给你画了一个大饼,当然这个大饼有些人能拿到手,有些人或许拿一辈子还是拿不到手。

所以说申报和评上是两个概念,在很多地方执行得职称方式仍然是评聘分离,那么就出现了更为可笑的一部,或者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一步。

举个例子来讲,你现在年满十年了,你可以申报,并且不受单位比例的限制,那么你有可能会一口气申报十年,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你已经到了副高级的申报年限了,因为为什么您还在申报呢?因为你没有评上。

所以说在这儿给你画了一个大饼,让您开心开心,您可以申报,你有资格申报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地方执行的是,即使你已经职称晋级,但实际上你的工资不一定兑现,这被称为评聘分离。

所以说即使你的职称已经晋升,但是你的工资没有兑现的话,想必这和没晋升是一个级别,但是好在晋升的还是有机会的。

有时候我们都在盲目的乐观,当然这样能够换来好心情。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职称采取得是评聘分离的方式,举个例子,某学校有教师100人,其中85人是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相应职称的人有85人,这些人中评定了某一职称的人25人,但是上面对这一职称的聘用人数有比例的要求,也就意味着有部分人员聘用不了,也享受不了相应的待遇。现在好了,具有30年教龄可不受这个比例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具有30年教龄,你具备什么职称就可以聘用并享受到相应待遇。这是对教师的利好消息,也是公务员实行职级并行政策以后,落实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有力措施。

在村小从教三十多年,晋升副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原来的小学副高级职称称为现在的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相当于初中的中级职称。在村小从教30多年,要晋升为小学副高级教师职称,有哪些基本条件呢?

由于不同地方晋升职称的条件和要求不一样,但总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以我们地区为例)。

一、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级甲等。

普通话达标是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2020年以前,小学语文老师评小学一级职称,普通话等级需要二级甲等,其他学科的老师普通话等级要求二级乙等以上。2020年以后,小学所有学科的老师评小学一级职称,普通话等级更低需要二级甲等。初中的语文教师评中级职称需要二级甲等,初中其他学科教师评中级职称需要二级乙等以上。

二、论文和课题研究。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评一级职称都需要论文和课题研究。只要是在教育类正规刊物发表的论文都可以,很多老师都提前准备了论文。关于课题研究,一部分老师不知道如何去操作。其实,课题研究也比较简单,老师需要进行校本课题研究或者普教课题研究,相比之下,校本课题研究容易结题,所多花的时间较短,而普教课题研究原则上要三年以上才能结题。

课题研究分为选题、立项、开题、分工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推广、总结和结题。按照相关的要求做好研究,撰写好相关总结,等待结题报告,获得结题证书。

三、公开课证明材料。

评小学一级职称,需要公开课证明材料。只要参加片区公开课竞教,获得二等奖以上的荣誉就可以。对于工龄满30年的老师,教育主管部门会专门组织这些老师上公开课,基本上都能够得到荣誉证书。这个证明材料的获得较简单。

四、优秀证明和计算机等级证书。

对于农村学校的老师而言,优秀证明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可以免试。有些地区不作为评职称的要求。但对于评高级职称的老师来说,专科以上文凭需要两个优秀证明,本科文凭的老师需要一个优秀证明。无论是评一级职称还是高级职称,都需要获得计算机能力培训结业证书。

还有一些较简单的其他条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留言。

目前国家对长期工作在农村学校的老师申报副高职称,在政策上做了很大的倾斜。

在广西,对于在农村学校工作20年以上的老师,在申报副高职称时,可以不受单位岗位控制数的限制。

也就是说,只要你符合申报副高职称的条件要求,都可以申报,不受单位岗位数的限制,并且一旦申报通过后,当年可以无条件评聘到相应的岗位。

当然,有了政策上的倾斜,并不是说申报就可以通过。还要看你具体的材料是否具备申报的条件要求。

1、申报年限要求。学历是专科的老师,要在取得中学一级7年后,才可以申报。学历是本科的,需在中学一级职称取得5年后,才可以申报。

2、职称计算机考试、职称外语考试。对于在农村学校工作的老师不做硬性要求。

3、普通话等级证。语文科老师要求二乙以上,其他科目的老师要求三甲以上。

4、班主任经历。要求累积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年以上。

5、教研公开课。要求每一学年至少上一节校级以上的教研公开课。

6、听课节数要求。一般教师每个学期要听评课15节以上,科组长和领导要听评课20节以上。

7、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要求至少指导三个以上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快速成长。必须有指导老师名单、工作记录、指导措施及步骤、指导成效。更好有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的指导老师荣誉证书。

8、校本课程开发。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要有学校证明。

9、获奖荣誉证书。更好要有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和市级教学成绩一等奖等证书,至少有一张以上,当然多多益善。

10、转变后进生的资料证明。

11、论文发表。至少有一篇本专业的教学论文在CN类教育刊物发表。

13、课题研究。更好有一项市级研究课题,已经结题才算。

在农村学校工作20年以上不受学校岗位控制数限制,只不过是说你有条件申报,但不一定通过。

要能申报成功,还必须具备申报副高级职称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应该以本省文件为主,不过四大条件(基本条件、能力条件、业绩条件、教科研条件)大致差不多。有些教师感到困难的是如下方面:一是主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二是市级以上论文发表,三是区市级以上优质课获奖,起码是区级一等奖,四是电教及信息技术作品获奖证书,五是 科技 创新奖项,六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成果奖,七是辅导学生奖,八是当任班主任期间创建“优秀班集体”等方面的荣誉。除此之外,有些材料可以想办法弄到手的。凭高级说难也不难(关键在平时要动,训练自己的各项基本功,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朝着“文件”去努力)说不难也难得很。

村小一般都是边远学校,又有三十年教龄,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非常宽松。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相关规定和资格条件。

在我省的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有这么一条规定:

在乡村学校任教30年以上,且现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除需具备上述学历经历方面和工作任务方面条件外,只需具备上述教育教学方面或教研科研方面或示范引领方面所列条件中的一项。

也就是说,只要具备达到高级职称的学历要求,和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其它业绩材料只要一项满足要求,就可以参评高级职称。

而且,对在边远地区学校任教满25年的乡村教师,参评高级职称时,可不受指标限制。

问题是,条件已经放宽,为什么还有很多乡村教师评不上高级职称呢?

1、学历问题

乡村教师评高级职称,需要什么学历呢?

更低要求是中师学历,按理说,应该可以达到要求,但偏偏就有老师达不到。

2、能力问题

想要通过高级职称评审,除了材料要符合要求外,还要进行说课答辩。

很多乡村教师,就是在这一关卡给拦了下来。

原因有多种,但主要有这么几种:

3、同事竞争

据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称,像这类边远类高级职称通过率在30%左右,也就是说160位申报边远类高级职称的教师中,只有不到50人可以通过评审。

因为没有了指标限制,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会更多,竞争也会更激烈,而证书多,业绩材料多,可以加分,能帮助自己顺利评上高级职称。

所以,不管高级职称的资格条件如何,自己都要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荣誉,取得更多的证书,助力自己早日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在河南,农村从教三十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晋升副高,必备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申报条件。

1、时间限制:晋升中小学一级时间至副高:大专八年,本科六年,研究生四年,方可申报副高。

2、县 *** 或以上单位颁发的优秀教师证书。

3、县教研室或以上单位颁发的优质课证书。

4丶县教委以上单位颁发的优秀班主任证书。

5、县级或以上单位的课题研究。

其中123条为必备的,可获得审报资格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二、审批时所需要具备其他条件。

1、近三年的国培成绩。

2、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3、近五年来师德考评必须有至少一次的优秀。

4、答辩分数必须在六十分以上。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符合审报条件的教师不再受名额和岗位限制,附合条件就可审报。

这确实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开了方便之门,解决了僧多粥少的问题,让许多农村教师可以静下心来,安心教学。

祝所有教师事事遂意。

在村从教30年以上,晋升副高有很大希望,希望要努力争取,不负30年韶华!

在村小从教三十多年,要晋升副高级职称,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除个别少数地区外,还没有非常特殊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要按评审乡镇农村副高级职称的条件来对待。

评副高级职称各地区条件有所区别,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业绩成果的硬件。有三十多年教龄,有的可以作业绩成果之一。比如贵州省职称评审认定两个业绩成果中,有三十年教龄,省级以上 *** 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或省 *** 颁发的连续在乡村以下学校任教二十五年荣誉证书,算具备硬件业绩成果之一。

其它的业绩成果至少要县级一等奖以上。乡镇教师优质课至少县级一等奖,地区二等奖,省级三等奖。

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所带班级获得县级以上先进班集体。或本人获得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

如果本人获奖要县 *** 表彰2次或地区教育部门表彰2次。

如果辅导学生要2人次获地区一等奖以上。

现在多数地区新增了一条,担任1门以上学科,教学效果显著,提供上学年原始教学设计2份,有案例分析,有课后反思。(由评审专家组通过听课,说话,答辩来完成,由专家组最后认定)。

所以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在村完小以下的教师,按评审条件,业绩成果是很难达到副高级职称要求的。故而更多呼吁,希望职称评审认定向农村地区教师倾斜,也就是说应针对性放宽条件,引入30年教龄可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的政策。

比如黑龙江省率先实行了30年教龄可以直接认定副高级教师。辽宁省规定,任中级职称10年以上,仍在农村一线教师可直聘副高级教师。

这条规定希望更多的省能够参照使用,让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得到安慰,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安心农村任教,扎根山区教育。

首先助理级(一级教师资格)任职满5年,担任一定年限班主任等班级管理工作,有论文或课题研究发表,连续5年内履职考核合格以上! 有些是这种执行

农村小学基本没有希望,一个学校没几个老师,副高指标很难分配。

我们这里这样规定:

1.县级荣誉。比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

2.县级优质课。

3.合格学历。

4.年度考核合格。

5.教学成绩。

这些是基本条件。

多地降低教师评职称标准,评职称不再受岗位比例限制吗?

教师评职称就像普通员工想要升职加薪是一个道理,一个人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前进,否则工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教师评职称就是教师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个追求。

在外人眼中,教师这份职业是非常光鲜亮丽的,可人们不知道的是,教师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职称评定更是一大难题。

还有不少的教师因为评职称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导致疏忽于教学,还有的教师因为职称问题离开了热爱的教学岗位。因为在生活和生存面前,责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针对教师评职称困难的问题,教育部门也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教师法》修订草案中也表示了要降低教师评职称的难度,就是教师评职称不再受岗位和比例的限制。

还有的地区教师评职称更是直接和教龄挂钩,不看其他条件。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已经有多个地区降低了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你知道都有哪些地区吗?

多地降低教师评职称标准,评职称不再受岗位比例限制

教育改革之后,降低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就在逐步地落实当中。像广东省就明确表示将权利下放到学校,并且评职称不再受到岗位比例的限制。山东省则是直接将教师职称和教龄挂钩。

满20年教龄可以直接申报正高,同样不受到岗位比例的限制。陕西省则是直接取消了正高职称的评定以及减少乡村教师的论文数量和参赛奖项等。

并且初级和中级职称一样不受到岗位比例的限制。除此之外,还有多个省份都降低了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教师们真的是有福了。

教师评职称降低标准,岗位比例不受限制,是针对所有的教师吗?

因为地区的不同,具体的政策也就会不同,就像都是降低教师评职称的难度,广东和黑龙江就不一样。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一样的政策吗?这个答案还真的不是肯定的。

因为从教育改革开始,各项利好政策都是向乡村教师倾斜,即便是城市教师可以享受一样的政策,也是乡村教师优先。同样的,降低教师评职称标准也是主要面向乡村地区的教师。

毕竟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乡村教师的收入和城市教师的收入差了一大截,倾向乡村教师也是情理之中。但城市教师也不用担心,因为政策出来了,落实就是早晚的问题。

教师们安心教学和准备就行。教师评职称降低标准,也给了老师们希望和动力,也是坚定了一部分考生当老师的决心,可教育改革之后,当老师真有这么容易吗?

教育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老师也并非那么容易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教育也是一样,改革之后,当老师的难度明显就比之前要高很多。比如,对于教师准入的管理上就更为严格。以往还可以先上岗后考证,校外的教培机构更是无证上岗很常见。

可改革之后,教师资格证被严格要求,不管是哪里,只要是从事教师岗位,都必须持证上岗。还有教师的师德问题也被一并严格管理。不管是在职在编的教师,还是即将准入的教师。

对于师德的要求都很严格,且师德问题可以一票否决,足以见得改革之后当老师的难度增加不少。此外,还有对教培机构的约束,让考编的队伍壮大,上岸更加困难。

非师范生更是没有机会上岸,甚至可能以后都没有机会从事教育行业。再者,就是教育行业本身就很注重学历和毕业院校,不是名校的毕业生,公立学校考编可能基本都进不去,私立学校也是一样。

普本的师范生只能往特岗教师或者三支一扶方向发展,才有机会进入体制内。再或者就是校外的教培机构才有就业的机会。可见,当老师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