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在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及其他一些问题

2010年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可分为三等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010年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就机关分类来讲可以分三等:

一等为部分事业单位: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垄断行业的人员

全国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应该在3000元以上。

二等为管钱的部门:国税、地税、工商、银行、财政、海关

全国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应该在2000元左右

三等为普通党政机关:包括 *** 、 *** 职能部门、党委序列部门

全国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大约1000元左右。

按地区来分,以普通党政机关,本科学历,公务员科员,工龄3年以内为标准

一等: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 这些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省

平均月收入应该在3000元以上

二等:辽宁、海南、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青海、陕西、湖北 这些经济较发达省或者国家给边疆补贴、西部开发补贴的省份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800元左右

三等:河北、湖南、云南、山西、福建、河南、湖南、等省份,这些省虽然经济不是太发达,但每次涨工资,国家都给予拨款帮助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200元左右

四等:山东、安徽、贵州、江西、广西等省。山东省经济勉强还可以,但如果没有国家拨款自立更生很困难,国家的增资政策兑现比较难,但是自己吹牛太大,国家不给拨款,因此,就成了工资小省。安徽、贵州尽管国家拨款,但经济太差,自己财力苦难。平均月收入应该在1000元以下

公务员队伍界定:我国的干部身份很复杂。公务员队伍的确和一些网友所说,其实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对并不是十分庞大的队伍。很多人都把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行政职能企业的工作人员收入作为公务员收入比较高的论据,因此,我就把他们全列进来了。

在我国真正具备公务员身份也并不是所有党政机关。党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有干部身份、工人身份,干部身份里分行政编制、事业编制,而公务员就是党政机关里具有干部身份的那部分人中,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人,具有行政编制的也未必全是公务员。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比如说史志办( *** )、党史研究室(党委)、考试办、编办、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分配办(人事局)、电教中心(组织部)等这些部门都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事业单位,这里的工作人员肯定不是公务员。再就是 *** 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这些具有明显党政机关特征里的工作人员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具有干部身份,是事业编制,事业编、行政岗。就是领导干部里面也未必全部是公务员,大家一注意就能明白,看组织部或 *** 的红头文件任命书里,凡是任命的,一般是公务员,而聘任,则肯定不是公务员。就这么说吧,类似财政局、人事局、经贸局、环抱局这样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行政机关,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也就是所有工作人员的40%―50%。

再说其他事业单位,比如说学校,虽然说学校是事业单位,但是学校也具备一定的行政职能,所以学校里面也有人具有公务员身份,而学校里的教师(除了临时工),统统都是干部身份、事业编制(吃财政拨款);卫生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机关,受它管理的比如说防疫站和少数没有改制的医院,都是事业单位,而部分医院改制后,虽然成了企业单位,但是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保留了原有的身份,或者是干部身份或者是工人身份,或者是行政编制或者是事业编制。再就是粮食局,这也是个比较特殊的机关,因为这个部门的行政职能日益减少,很多地方把粮食系统进行了改制,所以说粮食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大部分不是公务员。

再说具有行政职能的企业单位,比如说电业公司、电信公司、药材公司、房地产交易中心(也有的地方是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虽然说经过改制全部变成了企业,但是因为这类企业在2002年以前都是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因此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改制,里面的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公务员变为工人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单位改制了,但人没有改制。况且,这类单位的领导干部,大都还是经过组织部门任命,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或者行政编制。(当然,除了少数聘任的)

再说银行,现在正进行银行系统的改制。也可以说,银行是具有企业性质的,但是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除了临时工),大部分也是事业编制,而银行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是组织部门任命的,基本也都是行政编制。

再说企业,比如说烟草公司、旅游公司(少数地方还叫旅游局)、石油公司,这类企业也比较特殊,特殊在哪里呢,就是他们在市场没有全部放开的情况下也具备一定类似行政职能的职能,所以,这些公司里面的领导层,也几乎全是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

最后再重申一点,事业编制的虽然是干部,但肯定不是公务员,行政编制的也不一定是公务员;真正的公务员只是具有行政编制的一部分。因此说,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当数量不是很大的队伍。

而真正队伍庞大的是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领的是职称工资,具有本科学历的,就是拿初级职称工资,而中级、高级职能通过考试、评议也能容易获得,所以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对比较高。

而真正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拿的是职级工资,同样是本科学历,如果不是领导干部,就得能科员或者办事员工资,那样工资就很低了。与事业单位(包括教师)相比,那些具有中级支撑的就相当与公务员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拿公务员里的县处级工资。因此说,一个地方,能拿到县处级工资的公务员只有4个(县长、书记、政协主席、人大主任),而事业单位就数量很多,高级教师有10来个、高级农艺师、会计师、经济师都很多。而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比不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首先,公务员队伍不是很庞大,真正庞大的是事业单位、学校、银行和具有行政功能的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群体。其次,公务员工资是具有干部身份(也就是说吃财政饭)这个群体中工资待遇更低的。

正高级职称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

严格说,专业职务或职称与行政级别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不对作实际比较或比对的。若要硬套一下的话,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分为正教授级与副教授级,而正教授级又细分为1、2、3、4级,一级教授相当于正省部级,四级教授相当于副厅级。正高级教授的各级分别与省部级、副省部级、厅级、副厅级相对于,在行管理序列中列入了高级干部序列。

正高级别是一种待遇的级别,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有一套级别职称的称呼。“正高”职称主要包括:教授级高工、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研究馆员、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一级律师及公证员等。在影响升职、工资评定的各种因素中,正高职称往往具有很大的权重。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 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中小学教师设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4个级别。

广西乡镇公务员待遇怎么样

广西乡镇公务员待遇如下广西公务员高级职称

1广西公务员高级职称:广西乡镇公务员试用期和转正待遇差距只是75元

2广西公务员高级职称:广西乡镇公务员住房公积金只是工资广西公务员高级职称的5%

3:广西乡镇公务员工资加补贴现在试用期一个月大概1700左右,也就是说:广西乡镇公务员转正之后工资是1800左右,年底奖励有3000左右的 (广西网友有过爆料这个信息)

4:每个月广西乡镇公务员医保卡是扣二十多三十块钱

广西乡镇公务员待遇比同级的广西县市里的公务员低,即使同时考上的公务员,在广西市里与在镇里的,工资在定级时就不一样,市里的比镇里的要高不少。凭什么啊,实际上,镇里的公务员辛苦根本就不是市里的公务员所不能比的,而且,周六经常要加班,也就是多上一天班,而且是无偿的。为什么就不考虑给点补偿呢,而且,农村那么多杂事,都需要公务员去处理。这项工作,广西市里的公务员都是不需要去干的。

[广西]广西公务员高级职称,广西省高级职称评审

事业编,还有前途可谈么?

别的我就不解释了,我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下吧!我13年本科毕业,14年考入事业编,县级渔政执法,单位比较混乱,我刚到单位,单位由参公转为事业编,这样油补也没有了至少500,刚进入单位是管理岗九级,但是别的同时都走的职称,16年我也开始转走初级职称,初级基本工资没变化,19年,有消息称执法单位又要转公务员,正好我们地区事业单位开始职级并行试点,我又转回了管理岗九级,怕走职称,变为公务员后吃亏,哎国家一时一个政策,我们现在都是迷糊的,也不知道怎么弄好,反正现在走管理岗到退休能熬到副科级(虚职),前途反正一眼就望到头了。

事业编最担心的就是失编失业。但也要分清楚,是行政单位的事业编,还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或者是自负盈亏单位的事业编,这三种类型的事业编,他们的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

行政单位的事业编,看起来有点像当年的偏科生,他们往往在某个领域或者几个领域,不断地钻研,常见的就是业务的能手。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距离真正的行政编还差了一步。

什么是业务能手?那就是不论业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在规定的时间里面,通过单人或协作的方式,把业务完成,并且附议率接近零,重复投诉率接近零,这样就算是业务能手。

当然也有极少部分人,以事业编的身份,在行政单位从事带有IT性质的技术工种。在学生时代,“偏科”确实是贬义词,可是,在 社会 工作实践当中,这类人才的表现确实太突出了,他们在行政单位里面被人拿“负责后勤保障的工勤人员”这样尴尬的、略带歧视性的称谓来给自己定义,就像《中国合伙人》里面给我一个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拿一顿饺子打发付出了劳动的英语补课老师。

所以我预测,行政单位的事业编,特别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人,他们会往真正的行政编去靠拢。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

这次改革受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比如高速路的收费员。他们的业务,比行政单位的业务要简单多了,但他们也为了事业付出过宝贵的青春,不能抹杀人家对事业的贡献。那么,怎么改,才能让他们能够获得最妥善的安置?

一般来讲,有领取补偿金解除劳动关系的,也有通过考试被安排到其他岗位的。这就需要根据各省的情况来作特别分析。

以某省为例,他们的改革主要是针对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比如说,把一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干脆并入行政机构。这样做以后呢,一些原本的事业编,就会直接转成行政编。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单位超编了……你懂的……

最后说一下自负盈亏单位的事业编,我想这个大家应该也比较了解,就是把事业编变成与单位直签合同。

不过你想啊,既然能自负盈亏,最坏的也就是赚多拿多,赚少拿少,总不可能在这个当口,让劳务派遣介入吧?

一提到劳务派遣,人人都有气啊。

事业编制人员将来的改革方向,就是“全员聘用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目前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有三点可以证明这一方向:

1、部分省市试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管理: 就目前的改革试点来看,已经有许多省市开始实施聘用合同制管理,只不过有点流于形式。事业单位合同制管理,实行三年一签,或者五年一签,也有的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之一次是三年,第二次是五年,第三次就是无固定期期限合同。在实行了聘用合同制管理的省份,之一次签订合同非常正规,第二次就作作样子、走走形式,甚至不签,默认为无固定期限。

2、县管校聘: 除事业单位全部试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外,有的省份推行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这也是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管理的另一明证。实行了“县管校聘”的省市县已经有很多,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陕西等,有的是全省统一实施试点,有的是在部分市县试行,有的是在县区基层实施。范围不同,进展不一。

3、高校和县以上公立医院取消编制: 根据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规定,县上以公立医院和高校和改革 *** ,是取消编制使用,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实行聘用制管理。高校和县以上公立医院的分类改革任务,已经在陕西、北京等省市实施试点工作,将于2020年底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全面完成事业机构改革任务。届时,高校和县以上公立医院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政策,也是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在某一行业统一实施的典范。

在推行“全员聘用制”管理之后,事业单位将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执法和极少数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将依照新《公务员法》第112条规定,继续参公管理。其他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和行政辅助职能的事业单位,都将实行聘用制管理,包括管理岗位人员在内。事业单位将大大瘦身,后勤辅助等职能,将尽量由 *** 购买服务代替,“铁饭碗”变成了“瓷饭碗”,“大锅饭”变成了按劳分配、绩酬对应,真正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彻底改变事业人员“慵、懒、散”的局面,实现“优化服务、提质增效”的改革目的。

事业编有没有前途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同级别管理岗位的事业编的人员确实没有公务员的待遇好,但是有些事业编技术岗位人员的工资比同级的公务员工资还高,中央、省直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绝对比市、县级公务员的工资待遇高。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1. 对于管理岗位的事业编人员, 级别的划分跟公务员一样,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6月1日,新《公务员法》实行职级并行以后公务员的级别划分跟这个就有所不同了);在同一个地市,管理岗位事业编的待遇比公务员低的不是一星半点,我有一个同学在南方某市的财政局工作,他专门算过,管理岗位的事业编与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薪资工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都不相同,工龄相同级别相同的管理岗位事业编人员每月工资比公务员大概少拿1000元左右,而且公务员有车补,事业编没有车补;公务员有14个月工资,事业单位只有13个月工资,这样算下来,工龄相同级别相同的管理岗位事业编工资平均每月比公务员少2000左右。而且,我想大部分事业编人员都是管理岗位的吧,这类人员没少干活,有些甚至比公务员干的还多,但是待遇这么低,确实有点不公平。

2. 技术岗位的事业编人员,也就是走的职称。 高级职称(1到7级)、中级职称(8到10级)、初级职称(11到13级),据我了解,中级职称8级就跟公务员正科级待遇差不多了,有些甚至比公务员工资还高,而且有些专家比如农科院的一些专家,享受的还有市级、省级甚至国务院的津贴补助,虽然他们没有车补,但是算下来比公务员的工资还略高。

3. 对于教师这个行业。 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教师工资水平确实不高,但是高中老师的工资水平可不低呀,因为高中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有课时费,监考、出题都有钱的,据我了解,河南大部分地市级高中老师的每月课时费都在1000元左右,而且教师也是走的职称,一般高中老师虽然高级职称不好获得,但是工作5—10年左右弄个中级职称还是没问题,差不多相当于公务员科级的待遇,虽然教师也没有车补,但是教师还有寒暑假,总体说起来,高中老师的待遇水平跟公务员不向上下。大学院校的老师更是没法比,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呀、大专院校、本科院校呀,课少工资还高,教授不是一般的多,教授级别的工资都相当于公务员县级干部的待遇了。对于教师这个行业,工资待遇更低的就属农村乡镇教师和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师了。

4 . 某些财政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比如每个地方 *** 都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虽然叫公司,但是实际上是 *** 部门,代替 *** 搞一些投资建设项目,下属有很多比如叫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路桥建设公司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等,基本全部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者财政差额补贴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人员的工资绝对不低,我认识一个在河南某地市城 *** 司下属财政差额补贴事业单位上班的朋友,他就是一个科员,但是他每月到手的工资比公务员科级干部还高1000多,公积金每月能交2000左右,他们单位有自己的收入,他就说了:我们这都是正当来源、建设工程项目、收租,这都是我们的经费来源,我们把相关资金严格按照规定上交给 *** 了,但是我们还有结余呀,结余那么多钱干嘛用呀,肯定要给大家发工资呀。这次机构改革,他单位要改成企业了,他们单位的人员都很高兴,因为以前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个事业单位,还归 *** 管,有些津贴福利不能发,但是改成企业以后,想怎么发钱怎么发钱,工资肯定比以前还高。

5. 不同地区工资都有差异。 这个就没必要多说了吧,省直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虽然不一定比省直公务员的工资高,但是怎么着也比市、县公务员的工资高吧。比如省住建厅下属的什么工程质量服务中心是事业编,不说一定比市住建局的公务员工资高,但是起码也不相上下,因为省会城市的工资水平肯定要比地级城市的工资水平高呀。据我了解河北省住建厅下属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比着邢台市住建局的公务员同级别工资还高将近1000元呢。

所以,事业单位技术岗位、高中高校教师、医生、某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省直事业单位人员这些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当然了,你如果是市、县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偏远乡镇农村的教师,那待遇真的不是太好,发展前途确实堪忧。

事业单位比着公务员还有一个福利就是。我记得山东省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不仅保留人事关系,基本工资照发。公务员可没有这待遇呀,公务员是绝对不能经商或者 *** 的。

目前事业单位正在改革,未来两三年的改革将会影响几千万人的工作生活。要说事业单位有没有前途,也要动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国家提出,2020年要完成事业单位改革,那么怎么改?

大方向是先分类,后改革。有别于之前的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以后将从机构本身的性质出发,全部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

那么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前途有什么影响?那要看改革后单位的待遇。除极少数事业单位转为行政单位,成为公务员外,公益一类将完全参照行政单位的待遇进行安排。公益二类则是剥离部分市场职能后,相关单位整合成立综合 *** 机构。市场经营类单位则直接改为企业。

因此,事业单位改革不是要消灭事业单位,而是改革优化。尘归尘,土归土,正本清源,改革完成后,每个单位,每个事业单位人员都会有自己的归宿。

事业编还有前途可谈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业编分管理岗、技术岗、工勤岗!我就从这三个岗位谈谈我的看法:

管理岗:有一到十级,分别对应公务员办事员到部级职级,在乡镇和区县级单位,大家到九级职员到头了,只有极数人可以升到八级职员到事业副科,据说厦门正在搞事业单位管理岗改革,九级职员跟公务员一样,九级职员到十二年,就可以享受八级职员待遇,期待全国推广!

专技岗:有一到十三级,比管理岗有盼头,在有职数的情况下,考上职称,就能聘,不像管理岗,到了九级职员,基本到头了,我身边好几个专技岗同事,都中级职称了,正在向副高职称努力!

工勤岗:一到六级,普通工到高级 *** !大都是转业士官为主,身份是工人,可以转管理岗或专技岗,但身份不能转,且限制较多!晋升领导干部,是不可能的!慢慢敖年资,晋升职级更实在!

事业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到底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还是看背景,有背景就是个慢慢上的事儿,就不说了。没背景就一只基层或科级到头。一直被人驱使到退休,任何事都只能答应,敢违抗一次就被记住了。记住:没有理由!看着好混,其实很痛苦。别以为走形式就容易,走好了,也不易!而且就这样也不一定就保险。还学习的该考试的,你一样不能落。出了成绩是在领导的带领下,出了错误就变成欺上瞒下,擅自做主!这些只是规矩。还要学会很多的与人相处的知识,你以为和领导近就是好事儿?这些都还好办,关键是等你的青春被榨干的时候,你真的就像被榨过汁的甘蔗一样。 个人建议:更他们一起干,干的时候多观察,多学习,多给自己留资源。边干,边丰满自己的羽翼。可以不出来干,但不怕出来干

首先,单纯从编制性质上讨论有没有前途是没有意义的。编制是对单位而言的。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各类编制,根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办法进行管理。不可混用。

事业单位,行政支持类、 社会 公益类、经营开发服务类三类事业单位。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事业单位,对具有行政职能划入机关,对事业单位承担的没有法律法规授权依据、擅自延伸转移的行政职能,要予以取消。 社会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为 社会 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分为公益一类,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机构,公益二类如普通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等,公益三类具有公益属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如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机构,这类单位实行经费自理。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进行转转企,进入市场。

行政支持类,通过改革一部分转为行政,人员过渡为公务员。一部分剥离行政职能,回归公益服务。

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签订聘用合同,依法享受劳动报酬、 社会 保险、福利待遇以及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享受工资行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等待遇。事业单位还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 探索 参与收益分配,比如技术入股、创收提成、年薪制等,获得实际贡献收益。

总之,不同的事业单位人员好好规划还是很有前途的

事业单位改革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经营类事业单位。要说事业编是否有前途还是与你所在单位有绝大关系。

最有前途事业编是行政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都会转行政单位,人员转公务员或者参公。待遇比以前事业单位多了车补,职级并行,公务员年终奖,这可是一笔不小收入,发达地区年终奖一项就有五六万元,顶得上事业单位人员一年工资了。

其次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也是这次事业单位改革留下的中坚力量。工资虽然不及行政类事业单位,但是全额财政,工资能及时足额发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的县级以上医院和高校工资待遇更好,不亚于公务员收入。

最差的就是被砍掉的经营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以后命运是转企,人员也一块划企,人员工资与单位效益直接挂钩,这部分事业编可能就是题主所说最没前途的事业编。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你好运!!!

2019年广西事业单位考试已经开始报名,目前事业单位 *** 考试广西11个地市共招9587人,然而报名之一天不少考生还在犹豫事业单位值不值得得报考。从想成为公务员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非常值得的。

2019年广西公务员招录考试的职位中,首次出现了面向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岗位,这部分岗位只有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报考。对于想要成为公务员的人来说,这样限制能够减少不少竞争者,增加自己能够成为公务员的机会。

2019年广西事业单位改革接近尾声,不少事业单位的部门、岗位都进行了重新调整。按照其他省份的改革趋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可能面临事业单位转为国企,或者并入行政机关的情况。如果是后者,考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将有机会通过考核成为公务员。考核的难度与竞争情况都远远低于公务员的统一招录考试,因而考事业单位能够增加成为公务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