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林场有多少博士生

广西国有林场有多博士34人。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广西国有林场现有在职在编职工274人,其中包括:正高职称35人含专技二级5人、副高职称128人,博士34人、硕士113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5人。广西院士后备培养工程人选1人、八桂学者1人、特聘专家2人、八桂青年学者1人。广西高层次人才C层次1人、D层次2人、E层次1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2人。组建11个首席专家团队和2个首席专家培育团队,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15人,其中院士2人、国外知名专家3人。

[广西]广西最高的职称八桂学者,广西副高职称

广西医科大学跟广西医科大是上下级吗

广西医科大学跟广西医科大是同一所大学,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学校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

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2人,其中正高职称737人,副高职称789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73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686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267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22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79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人,广西“八桂学者”9人,广西“特聘专家”10人。

自治区优秀专家32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2人;“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人。

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一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更高奖。 

以上内容参考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概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广西医科大学邮编是多少

广西医科大学的邮编为530021,该校地址位于广西南宁双拥路22号,是一所以医学为特色优势、医学相关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广西省属重点大学。

二、广西医科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广阔。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重点建设的三所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学校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其中南宁-校本部总用地面积571.2亩,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南宁-武鸣校区总用地面积1428亩,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玉林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00余亩,位于广西北流市与玉东新区交界处,玉林市教育东路延长线南侧、四所二队东侧、南流江西侧;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51.84亩,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玉岭路以东、凤凰路以南、楞仙路以西、玉成路以北。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之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学校现有139个实践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3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21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其中区外函授站1个,社会函授站5个),5所直属附属医院(之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武鸣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之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之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之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柳州市铁路中心医院),以及正在建设并准备运营的附属埌东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5所、三级医院1所、综合医院13所、专科医院3所,之一附属医院(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目前规模更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引领了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图书及信息化资源丰富。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医科大学集教学、培训、考核、科研、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广西更大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备设施2000余台件,建设有院企合作创新实验室、智能化OSCE中心、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区、虚拟内窥镜训练区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1.67万多册,电子图书179.67万多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73个。学校教学科研信息 *** 功能优良,“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40人,其中正高职称555人,副高职称623人;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690人;国家“*”人选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78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13人;入选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其中副主任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1个;广西首批院士后备人选1人、“八桂学者”及“八桂青年学者”9人、“特聘专家”11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人、广西优秀专家32人,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759人,其中本科生11141人、硕士研究生3676人、博士研究生345人、留学生864人,高职专科生9480人(其中校外教学点“2+3”护理专业学生6681人)。博士后在站人员53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32个国家。197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留学生来源国已达74个,是全国招收东盟留学生数量排名前列的学校之一。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其中2015年,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10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9个。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28个,分别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课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留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校设有高职专科专业(方向)7个,分别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成效显著。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如在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学校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1个,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8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6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17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8项,项目数和资助额均居广西高校前列;以之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Genetic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3079篇,“十二五”以来新增119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共274项,“十二五”以来新增180项。学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 *** 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国际影响力日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6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院或医疗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6000多人次。搭建研究平台,先后推进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际中心、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希腊等“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各国签署多方合作协议,在大健康、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定期举办面向“一带一路”和东盟相关国家的高端国际会议,如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卫生青年论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再生医学高峰论坛、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护理论坛、地中海贫血防治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等,与“一带一路”和东盟各国共享科技成果。正在积极筹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预计2020年建成,着力增进学校与东盟地区国家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打造东盟医学留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学校。

广西医科大学有几个校区

广西医科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 ***

广西医科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广西医科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办 ***

广西医科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广西医科大学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广西医科大学是几本 是一本还是二本

桂林医学院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桂林医学院

1935年,驻桂林省立医院附设护士班,1936年增设助产士班。

1942年,改名省立桂林高级护士助产学校,开设护士、助产两个专业。

1951年,改为广西第二卫生学校。

1952年秋,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卫生学校,迁址乐群路李子园。

1958年,广西省立桂林卫生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

运动场

1987年元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桂林医学院。

2015年,整体搬迁至临桂校区,乐群校区将归入附属医院

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2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2013年,学校临桂新校区启用。

2014年,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9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批准建立。  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核准公布《桂林医学院章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5月,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三个学科硕士点开展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设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等20个本科专业和5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医药生物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5个(医药生物技术、内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药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外科学、内科学、病理与生理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4400余人,专任教师93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214人,副教授及相应副高职称人员521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19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及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八桂名师”、“八桂学者”、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特聘专家”、广西高校“百人计画”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画领军人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30余人次。聘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科院首席科学家等国内外著名学者15人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桂林医学院校训石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5月,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重点专业、自治区级优质专业、自治区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等14个国家和自治区级专业建设项目。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自治区实验室建设项目,建立有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等9个自治区级育人平台,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门,建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

建设成果

截至2018年5月,学校近5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75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5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3061篇,其中SCI收录203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校2015年、2016年连续跻身中国大学更具影响力学术论文排行百强榜。学校主办的《华夏医学》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和广西优秀科技期刊。

教学实践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病床2249张,年门诊量191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近8万人次,年手术量2.7万台次,是桂北及周边地区的医疗中心。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广西十佳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路医院和国际SOS急救中心、亚洲紧急救援中心定点医院、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广西桂林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建有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广西首家微创技术培训基地、“省级美刀手术培训基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设有广西唯一独立的脑血管病(脑卒中)诊疗专科,是国家爱婴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

附属医院:南溪山医院、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桂林市传染病医院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如果可以选,广西民族大学好还是广西师范学院好?

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哪个好

973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都是不错的大学广西更高的职称八桂学者,下面多角度进行二者对比广西更高的职称八桂学者:一、学校荣誉对比1、广西师范大学:由教育部和广西人民 *** 共建的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广西更高的职称八桂学者,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 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其原名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为现名。该校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靖江王城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及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2、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基地”(小语种人才基地),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项目”、“孔子学院奖学金学生接收院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重点建设高校。二、师资力量对比1、广西师范大学: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近400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8.68%;拥有博士学位7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占总数的84.87%。硕士研究生导师120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74人。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6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20多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40人次。2、广西民族大学: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2343人,其中专任教师1350人,正高职称238人,副高职称3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5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859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文化部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八桂学者”6人(含八桂青年1人),自治区“特聘专家”4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6人,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96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5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10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4人。自治区人才小高地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1个。

最后主要看您的需求进行选择

广西科技大学怎么样?

广西科技大学是不错的学校,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入选高校,是“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直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 管理,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确定为2013-2018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工为主,包含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学校。

师资力量: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该校有专任教师近14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3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总数的近50%,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1013人。

有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优秀专家、八桂名师、教学名师、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第二层次)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同时还有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创新团队。

有广西高校优秀教学团队6个(高等数学教学团队、电子设计与实践教学团队、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基础护理学教学团队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