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西金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2008-04-24注册成立广西农职称金荣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广西农职称金荣,注册地址位于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党校对面(车辽小区)C215号。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广西金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600672496029A广西农职称金荣,企业法人张建军广西农职称金荣,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西金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海运进出口货物国际运输 *** 业务、陆运进出口货物国际运输 *** 业务、空运进出口货物国际运输 *** 业务;国内铁路货物运输 *** ;国内普通货物运输 *** ;普通货运(有效期至2018年05月05日);仓储(除危险品);矿产品(除国家专控)、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五金交电的购销。(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广西农职称金荣,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西金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广西]广西农职称金荣,广西农业系列副高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秦岭夜话》主持人 金荣资料

金荣广西农职称金荣,《秦岭夜话》主持人广西农职称金荣,陕西人。个人介绍:

我是《秦岭夜话》主持人金荣,参加工作二十一年,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游子,从陕西、河南、云南到甘肃,今天又回到我的家乡——陕西,这么多年,每天都在经历,在感受,在体会,经常在想自己为什么活着。

刚开始想着为我自己、为亲人,节目做久了,慢慢的听众成了生命中重要的部分,听着每一条热线忧愁的进来,轻松的离开,自己有再多的苦和累都是值得,在电波里金荣觉得被需要、被接受,更感觉是一种责任。

每个人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想,有的人将感想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或者告诉喜欢的人,有的人选择以一种传道的方式将一切记录下来,并且让它广为流传,不管是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我两种方式都会选择,至少这样我的人生不会孤单,虽然心灵之路我是个孤独的思索者。

我是金荣,每晚21:30至23点FM101.8、AM1008陕广新闻频率、FM106.6、AM693陕西新闻广播《秦岭夜话》有我不变的等待。

扩展资料

《秦岭夜话》是一档以解决情感,婚姻,家庭问题为主的夜话类节目,伴随着陕广新闻开播广西农职称金荣他成为了一道在夜间伴随听众的全新听觉风景。

主持人:金荣

夜话概述

开播短短半年来,主持人金荣以"认真,专业的态度;以爱憎分明,快速的反应和判断能力以及过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很多受到各种心理困扰的听众打开了迷结,短短半年,节目收听率直线上升,受到很多听众的信赖和关注。

而主持人不满足只是在广播节目中给大家解决心理问题,他更多次谈到,希望有机会真正的带着专家,带着自己对于听众的关心、走到听众身边。以现场活动,现场培训的方式来为听众现场服务,面对面为听众解决问题。

他希望能以《秦岭夜话》节目为出发点,产生更多,更大的社会意义,同时更希望以活动来提高节目的知名度进而提高陕广新闻,陕西电台在听众中的影响力。

都市广播

陕广新闻  FM101.8 MHz

节目播出时间: 每晚21:30-23:00

陕西新闻广播  FM106.6 MHz

节目播出时间: 每晚22:00-23: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岭夜话》

她是 *** 的第二任妻子, *** 的母亲,牺牲于苏联卫国战争中

1933年4月16日,29岁的金维映骑着她的枣红马走在去宁都的路上,此时的金维映是胜利县委书记。她的心情很不好,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对满山遍野的像火一样开放的杜鹃花视而不见。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3月份,她的丈夫 *** 在宁都遭到了批判,3月底调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她这次去,不是与 *** 相聚,而是去参加批判 *** 的会议。

*** 一生经历了政治上的“三落三起”,这是他的之一次“落”,“落”的原因是他在担任会昌、寻乌、安远三县中心县委书记时,采用了游击战,而 *** 的游击战术正好和 *** 的游击战争在原则上不谋而合,因此,就被说成“纯粹防御路线”,并被套上“江西罗明路线”的大帽子而加以批判。

*** 和金维映都知道上层的最后矛头是指向 *** 的,而且,他们从来不认为 *** 的游击战术是错误的,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呀!不但批判 *** ,还把 *** 的亲弟弟、当时担任永、吉、泰特委书记的毛泽覃,江西军区第二军区司令员、红军独立五师政委谢唯俊,红一方面军前委秘书长古柏一起作为“毛派头子”加以大批特批。

金维映来到宁都,见 *** 的房间紧闭。旁人告诉她, *** 已经被拖到批判会场了。

这一次的批斗会是在宁都梅江河畔的七里村召开。会议的议题是:揭发批判以 *** 为首的“邓、毛、谢、古”的“江西罗明路线”。参加会议的是江西苏区各县的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省直机关党政军负责人,共200多人。

在这次批斗会上, *** 由“江西罗明路线的创造者”跃升为所谓“反党的派别和小组织的领袖”。

*** 等四人被批判了一次又一次,时间长达7天。

最后, *** 被处以最严重的警告处分,被撤销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之后,被“发配到”一个农村去当巡视员。

此时,作为 *** 妻子的金维映,被上级要求必须和 *** 划清界限,否则,她就会被剥夺为党工作的权利。

*** 深知妻子艰难的处境,当金维映去看望关押在阴暗潮湿的矮房子里的 *** 时, *** 看到憔悴不堪的妻子脸色苍白。为了不牵连妻子, *** 毅然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凌步机先生在他的书中说:“离婚:能怪金维映吗?不能。设身处地想想。要怪,只能怪‘泛滥横行的’‘左’倾错误。棒打鸳鸯鸟,是‘左’倾错误拆散了这对革命夫妻,许许多多的革命夫妻和家庭,也被活活拆散,甚至连整个中国革命,都被弄到几乎失败的境地。”

深以为然。

金维映是 *** 的第二任妻子。 *** 的之一任妻子叫张锡瑗,她既是 *** 的同学又是战友。张锡瑗生于1907年,比 *** 小三岁,原籍河北省房山县良乡。她192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到北京,认识了李大钊、赵世炎等党的领导人,同年加入中国 *** 。

1925年下半年,张锡瑗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识了 *** 。

1926年年底, *** 回国,在武汉任党中央秘书,在这里,他遇到了从莫斯科回国的张锡瑗。

两人相见,惊喜交加,感情迅速升温。1928年年初, *** 和张锡瑗结婚。

*** 和张锡瑗的婚礼比较“隆重”:同志们在上海广西中路的聚丰园的四川馆子办了酒席,嘉宾阵容堪称“豪华”:周恩来、邓颖超、李 *** 、王若飞等在中央机关工作的30多人参加了婚礼。

1929年七八月间, *** 被派往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

1930年1月, *** 返回上海。妻子张锡瑗正在医院生小孩,结果难产,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女孩儿,可是张锡瑗却得了产褥热,由于医疗条件差,张锡瑗不幸病逝,那个女孩不久也去世了。

*** 连妻子孩子都没有来得及掩埋,就匆匆踏上去广西的征程。直到39年后的1969年,张锡瑗的遗骨才被安葬在上海烈士陵园。

金维映,原名金爱卿,1904年8月16日出生于浙江舟山群岛岱山高亭镇,和 *** 同年同月出生,比 *** 大了6天( *** 出生于1904年8月22日)。

金维映的父亲叫金荣贵,母亲叫虞阿英,这个地方的人极端地重男轻女,认为,男孩子长大了可以下海捕鱼,可以下滩晒盐,女孩子长大了只能嫁人,嫁出去了,就成为别人家的人了,等于是个“赔钱货”。现在也有许多闭塞的地区,把女孩视为“赔钱货”。

看过一个段子:一个叔叔去参加侄子媳妇女儿的满月宴,坐在桌子旁对其他人说:“又生了一个‘赔钱货’”。侄子媳妇听到了,出来就问:“叔叔,你自己来了,你那‘赔钱货’的娘和你那‘赔钱货’的媳妇,还有你那‘赔钱货’的闺女’怎么没有来呀?”

所以,当金维映出生后,尽管这个小女婴长得漂漂亮亮,金荣贵和虞阿英商量还是要把这个女婴扔掉。扔掉,对于这个女婴来说还是“仁慈”的,因为,扔掉,还有可能被人捡走,活下来。而在这个地方的许多人家,女婴生下来,直接被溺死。

到了女婴满月的时候,一大早,夫妇俩就把孩子抱到镇上的大士庙前,把孩子放到了一棵梧桐树下。此时的梧桐树正在落叶缤纷,金荣贵就把孩子放在梧桐叶子上。他就找了个隐蔽的地方,看着谁会把孩子抱走。

天渐渐亮了,来庙里烧香的人多了起来。有一个自己不会生养的女人抱走了孩子,还说是观音大仙送给她的。

后来,虞阿英四女心切,整日以泪洗面,又央告丈夫把孩子要回来。金荣贵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孩子要回来,给她取名金爱卿。

每个人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可穷人说爱自己的孩子也只是停留在嘴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1908年,金爱卿又有了一个弟弟,叫金水定。家里的开销更大了,好在这个时期夫妻经营得当,家里还能勉强过得去。

1910年,舟山群岛又发生了灾荒,金家开的米店倒闭了,全家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为了生存,金荣贵打算给人家去做工,虞阿英打算给人家帮佣,就想把金爱卿送到镇海老家叔叔家去。

小小的爱卿很懂事,她答应了。

爱卿的叔叔婶婶住在白铺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海的小山村,叔叔婶婶开了一个向丧家出售丧葬品的店铺。爱卿从早到晚帮着磨锡箔纸、扎纸花、剪纸人,双手稍不小心就被铁丝扎得鲜血直流。但是,小小的爱卿非常坚强,从不叫苦,慢慢地,她的十个手指头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就这样,小爱卿干了整整两年。两年后的一天,金荣贵来到叔叔家,把爱卿接回了家,这时的家已经是定海县城了。

此时的金爱卿已经是八岁的大女孩了,她看到别人家的女孩子去上学,很是羡慕,就鼓足勇气给父母说了自己想上学的愿望,开明的父母居然答应了。

就这样,金爱卿上了定海女子小学。从此,聪明颖慧的金爱卿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22年,经过在宁波女子师范学校三年的学习,金爱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她回到了帮她启蒙的定海女子小学任教。

在这里,她改名金志成,寓“有志者事竟成”之意。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叫他金爱卿,或是阿金。

1926年10月,金爱卿加入了中国 *** 。

1927年4月,金爱卿被捕入狱。但她坚贞不屈,无论敌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她都抱着“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决心,与敌人周旋。

金爱卿被捕两个月后,在父亲金荣贵的努力下被释放出狱。所谓的“努力”,就是卖掉家产行贿这些监狱里的工作人员。

据金爱卿的弟弟金水定回忆:“我父亲千方百计托人求保,当时一般人不敢保 *** ,后托了当时法院门口的一家大饼店老板,他认识每天来买大饼的法院里的人,我们倾家荡产送了一尊金佛,才把姐姐保出来。”

金爱卿出狱后,为了自己的信仰,与父母及弟弟告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找真理的道路。这一别,就成了与父母的永诀,直到1938年金荣贵去世,再也没有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

金爱卿是在革命形势更低落的时候,离开了她的亲人,风雨兼程奔赴上海,去投入新的战斗的,壮哉,中华好儿女!

毛主席说过:“ *** 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7月,金爱卿秘密抵达上海。她冒雨穿街过巷,几经辗转找到了党组织。在上海她冒着杀头的危险,为革命日夜奔跑操劳,工作极为出色,在这里整整工作了四年。

1931年7月,金爱卿在担任上海党中央与苏区之间交通工作的熊志华的安排下,与 *** 一起同赴江西瑞金。

在毛毛《我的父亲 *** 》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7月中旬,父亲从上海上船,经广东赴江西。和他同行的,有一位女同志,名叫金维映,人们都称她阿金。”

“父亲和阿金是1931年在上海认识的,他们同被派往江西的中央苏区工作,一路同行,后来结为夫妻。”

在金爱卿和 *** 从上海到瑞金的路上,遇到了敌人的重重关卡和盘询,但每一次他们都沉着应对化险为夷。

此时的 *** 一身商人打扮,长袍,戴一顶礼帽。金爱卿则在脑后挽了一个发髻,一身富商太太的装束,看起来是一对年轻的富商夫妇。凭借着这种夫妻的装扮,经过千难万险,在路上走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在8月底到达了江西瑞金。

瑞金处在江西省的南端,赣州地区的东部,素有“豫章屏障,百越之户”之称,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隘口相续。

瑞金城是一座雄秀壮丽的山城,白玉带似的绵江绕着城郭而过,向东奔流而去。

瑞金,地下真的蕴藏着金子,除了金子,还有铁、钨、煤、石灰石、高岭土等,瑞金,真是个好地方。

据1932年统计,瑞金境内有居民约24万人,大多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勤劳俭朴,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在进入中央根据地的那一刻起,金爱卿的一颗心落了地。她坐在小溪边,捧起水来抹了一把脸,兴奋地对 *** 说:“到了红色的苏维埃根据地,我的名字不叫金爱卿了。以后,你和同志们都叫我金维映吧!”

*** 说:“好呀!这名字真好听,我以后就叫你金—维—映。不过,我蛮喜欢叫你阿金,在上海叫惯了的。”

接着, *** 高兴地说:“金维映,咱们赶路吧!”

他们俩一路歌声一路笑地来到了瑞金。

在近两个月的风雨同舟中,在 *** 的眼里,金维映是一个秀外慧中,刚柔相济,既有南方女子的细腻,感情丰富,又有坚强意志力并且很有个性。

在金维映的眼里, *** 智慧博学,坚毅果敢,情操高尚,见解独到,富有人格和性格上的双重魅力。更重要的是。两人都对民族解放事业执着,富有牺牲精神。

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让两个人走在了一起。

在 *** 与金维映不到两年的婚姻生活中,两人心心相印,互相体贴,渡过了一段艰苦而又有趣的幸福生活。

在瑞金城附近有一家粉干厂在秘密生产粉干支持前线,一天,金维映有病吃不下饭,想吃点儿粉干,但是她知道 *** 的脾气,就偷偷地让她的助手杨兰英带路偷偷地去南门岗买了一碗粉干吃。 *** 回家后知道了这事,狠狠地批了金维映一顿,说你是县委书记,怎么可以搞特殊化呢?还让她写出书面检查。金维映是含着眼泪听批评,但是是笑着写的检查,因为,他明白丈夫的良苦用心。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开国大典前夕,金维映想为 *** 做一条新裤子,因为 *** 有一条深灰色哔叽裤子,好几年了,已经磨得发亮了,由于 *** 很珍爱这条裤子,所以,是唯一一条没有补丁的裤子。正式场合, *** 就穿这条裤子。

当金维映告诉 *** 要为他做一条新裤子时, *** 不同意,他说:“ *** 人穿衣讲究个干净,旧一点没关系。”

*** 吃红薯,从来不剥皮,他说:“红薯皮营养好,吃了不怕风吹雨打。”

一条毛巾用了好几年也不破,别人问他秘诀,他说:“你们洗脸时都是用双手用力拧毛巾,这样毛巾的纤维就容易断裂,我洗脸时却是用两个手掌挤干毛巾的水,这样毛巾的纤维不太容易受损,当然耐用了。”

*** 的裤子起了毛边,金维映夜里凑在油灯边,把毛了边的裤脚往里卷,贴上一块布重新缝上。这样,一条裤子,卷了三次边,缝了三次,最后都快成短裤了。

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发生在 *** 去看金维映的时候。

有一次, *** 到会昌去看金维映,到家后不见金维映的踪影,他就坐在离金维映住处不远的一个池塘边等他。

这时,两个年轻人到村边池塘来玩,他们看到 *** ,以为是村里常和他们玩的一个伙伴,就想开个玩笑捉弄一下他。两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他的身后,两人一使劲,把 *** 推到了池塘里。 *** 在水里打了几个转浮上水面,以为遭到了暗算。当他扭过头来看到两个小伙子哈哈大笑时,知道他们在开玩笑。

那两个小伙子一看是他,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 爬上来之后,说没有关系时,那两个小伙子特别不好意思,尴尬地跑了。金维映回来听说后,笑得直不起腰来,说,赶紧回家换件干衣服。

那个时代哪有什么衣服可以换呢, *** 只好穿着金维映的军衣,坐等自己的衣服晾干。

金维映与 *** 离婚后,奉命调往瑞金中央。

金维映调往瑞金担任中组部组织科长。而 *** 苏区中央局在1933年1月,由叶坪迁往下肖村杨会蓬私宅。金维映也在这里居住和办公。

院子里有一个河塘,环境优美。在这里办公和居住的有博古、张闻天、李 *** 、陈云、陆定一、李坚贞、邓颖超、王首道、毛泽民等,都是大人物。

第二年,也就是1934年,金维映与37岁的李 *** 结婚。

李 *** 和金维映在上海时就认识,当时,李 *** 是江苏省委书记,金维映在李 *** 领导下工作。李 *** 和毛主席都是湖南之一师范的同学,长得高大英俊,又名罗迈,自小心怀天下,是一个老资格的 *** 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近十万人开始了战略大转移,后来称之为长征。

金维映作为30名女红军之一参加了长征。

参加长征的战士,每人一袋干粮,十斤米,另外还有一条毯子,一包换洗衣服,一把梳子、一把刷子、一个笔记本,有些人还带了很难找到的手电筒、一些备用电池、肥皂、两本书及其他一些必需品,每人腰上都挂着一个大搪瓷杯子,里面塞着牙刷和毛巾。

出发前每个女战士都领到了一支手枪。金维映是高级干部,分配给了一匹马,她还有一只放在马背上的箱子。金维映有百步穿杨的枪法,她的枪法可以和朱德夫人康克清、毛主席夫人 *** 媲美,女中豪杰。

张闻天夫人刘英回忆说:“长征开始之前,党中央机关住在瑞金下肖区,当时中央局秘书长是邓颖超,她对金维映和刘群先(博古夫人)照顾得很好。我们是在同一天晚上一起出发的。当时规定营以上干部每人一匹马,我们这些同志都有一匹马,所以是骑马出发的。”

金维映的脚是缠过的,所以,在长征途中艰苦的行军中,她比其他人更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尽管如此,金维映总是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各项工作,比如利用自己女性的优势去侦察敌情,为女红军战士当红娘等等。

遵义会议后,部队走到一个地方,据说前面有敌人,但是,敌人在哪个方位不清楚,首长说需要两个人去前面侦察一下敌情。

金维映当时站出来坚决要去,首长不同意,怕有危险,金维映说:“女同志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还是我去吧!”这样,金维映和危秀英一起去侦察敌情。

她们两个人换上当地农村妇女的破旧衣服,脸上抹了些土灰,手里提了当地妇女提的篮子,就上路了。

往前走了大约三五里路的样子,远远地看到一块平地上有一个村子,看不到一个人,她们往两边山上看了看,发现了敌情。因为,当时没有风,但是有几个地方的树枝在动,而且,鸟也从树丛中扑棱着飞了出来,敌人一定在山上埋伏着。

她们俩立即回来报告,向首长汇报了敌情。部队领导拟定了作战方案,一鼓作气把埋伏在山上的敌人消灭了。后来知道都是 *** 贵州的地方武装。

红军中有个女战士叫王泉媛,21岁,江西吉安人,家里穷,没有读过什么书,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地方工作。她找到蔡畅,蔡畅就把王泉媛介绍给了金维映,让金维映带带这个小妹妹。

王泉媛后来回忆自己之一次见到金维映的情景:金维映穿着一套蓝色列宁装,短头发,没有戴帽子,身高大约1.68米左右,身材高挑不胖不瘦,额头脸面饱满,皮肤白里泛红,大眼睛,双眼皮,鼻梁挺直秀气。

根据王泉媛的描述,金维映绝对是个大美女。

金维映听蔡畅介绍完王泉媛的情况,握着她的手和蔼地说:“小妹妹没有关系,不会可以学,只要有革命勇气,懂党的政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什么工作都能做好。”

王泉媛在金维映的带动下,学什么都很快,也很有信心。后来,金维映又给王泉媛牵线,让她嫁给了中央保卫局局长王首道,两人恩恩爱爱,相守一生。

长征结束后,金维映随中央机关迁到陕北的瓦窑堡,之后,又迁到了保安。在保安,金维映仍担任中央组织部组织科长一职。

1936年9月,金维映在保安临产了。当时,没有医生没有护士, *** 、刘英、李坚贞三个人忙着帮助接生。

金维映生下了一个男婴,这真是一个特大喜讯,女红军们高兴得泪流满面。因为,长征路上除了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外,女战士没有卫生用品,只能扯一块庙里沾满灰尘的幡,捞一把香灰来垫着。在这无与伦比的艰苦条件下,许多女红军没有了月经。现在,金维映能生个下一个男孩儿,那真是太幸运了。

李 *** 和金维映给孩子取名罗小金,罗小金就是后来成为国务委员的 *** 。

生下 *** 之后两天, *** 的飞机轰炸保安,李 *** 只好抱着 *** 钻防空洞。

金维映爱他的孩子,但是,却不能带在身边。由于她的身体很弱,环境又不安定,只好把刚刚出生7天的孩子寄养在老乡家。

为了感谢这个老乡,金维映把在长征中一直带在身边的木头箱子送给了他们。

经过长征,金维映的身体受到摧残,到了延安,她经常咳血,休养了一阵子,还是不好。

1938年春天,党组织安排金维映、蔡畅、刘群先等身体有病的同志到莫斯科去,一面治病,一面在共产国际党校学习。

就要和不到两岁的儿子分别了,金维映有一千个不舍。她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小金金乖,妈妈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妈妈身体好了,等妈妈从苏联回来,就每天抱着你,教你唱歌,买好东西给你吃。”

就这样,金维映与心爱的儿子分别了。谁也没有想到,她这一去,竟会是永别。这一次西区,是与延安的永诀,与祖国的永诀,与李 *** 的永诀,更是与她心爱的儿子的永诀。

1940年,李 *** 把 *** 从保安接到延安。去接时,那家老乡和孩子有了感情,不让带走,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接回来的。

1939年下半年,金维映突然病了,到了1940年上半年,病情越来越重。到了1940年底,党组织把她送进了医院。

1941年,希特勒的军队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她住的医院和国际儿童学院都迁离莫斯科。以后,再也没有听到金维映的消息了。有人推断,金维映可能牺牲于敌人的炮火中了。

*** 的幼年是在延安度过的。1940年,延安创办了中央托儿所, *** 作为之一批幼儿进了托儿所。在战争年代,托儿所也随着部队流动,被称为“马背上的摇篮”。因此, *** 是经历了抗日战火,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渡过他的儿童少年时代的。

*** 受党教育多年,有着父母和前辈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金维映在天之灵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也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2001年,金维映生平事迹座谈会在舟山隆重举行;

2002年,舟山市人民 *** 申报金维映故居为浙江省重点流逝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03年,金维映教育基金会在他的母校现今定海小学建立;

2004年秋天,金维映百年诞辰活动在舟山和北京隆重举行;

金维映的铜像高高矗立在舟山群岛上,海风吹着她黑黑的头发,群山衬着她飞扬的衣衫,太阳温暖着她胸中的热血。

人民英雄金维映万古流芳,与世长存!